这片从背景和片名上容易与次年出品王晓棠领衔并且也是由白桦小说改编的《神秘的旅伴》搞混。虽然演员阵容和故事情节上还是存在明显的不同。两相对照,本片明显逊色:太敌我力量悬输而欠紧,太政宣直告而过白。再就是于洋孙景璐都不是那种善于表现纯真爱情的演员,角色设定未能使其发挥所长——虽然俩人互相“亲脸”的画面足以载入中国电影史!……两星半。
云南题材,用光漂亮,中间有武侠打斗。
少数民族
又见调情的功力~
妹夫的听我爹说居然有我亲戚
小时候一定看过的,记得女主角好漂亮
资料影片,中国电影资料馆复制收藏。解放军智勇双全大胜蒋匪帮。黛乌和蓝蒡互吻脸颊在当时也算突破吧
昨晚熬夜读完白桦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今日看电影比较下,发现小说更好看(尽管是小说作者白桦编剧,大约缺乏经验)。作为随军作家长期生活在云南的白桦小说中有景物、动物、爱情的各种抒情和趣味性描写,比如蓝蒡(小说中叫红花)父亲老木杆爱打猎,家中还有猎狗小白狼,李三成为老爹打的第五百只兽、红花与大黑(电影中黛乌)夜半林中幽会撞见李三伙计从地道过河等等。影片不足在于编剧缺乏悬念张力、人物欠一些特色、有些人物表演比较扁平(比如王司令、两个干部等)、战斗场面调度不佳显不出紧张,总之没有悬念感。音乐写得也不够有云南特色、不够朗朗上口,比雷振邦差一些。小说中苗、瑤族电影中改为苗与哈尼不知为何。
小时候看的
小时候看过,好看。
把毛主席的马帮带回苗寨
于洋老师真是千面如来,气质可土可洋,可简单,可复杂。演得了纯朴少数民族,演得了复杂的卧底,演得了忠贞的革命者。
6,处处透着社会主义电影美学的特质,强烈的人物面光,反差极大的正反人物对比,时不时就开唱的少数民族音乐展示,非常typical,新中国第一次的亲吻现在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吧。
建国第一个五年上影拍摄。孙景路的身材真棒啊,谁能想到会是二十多年后喜盈门里的强英娘呢?主题:和少数民族一起保卫新中国。
多红的故事呀,还不错的
展示残兵贼匪会如何在宣传上和行动上进行挣扎,以及如何应对的教科书。
民族兄弟称我们是毛主席的人,这是多么光荣的称号!
王为一老师的片子,都挺好看的。
民族团结的经典之作。中间的插曲旋律很动人。故事简单,结局也很圆满。敌人依然是那样的又蠢又坏酒囊饭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4MjE0NTM2.html蓝蒡?明暗光影的表意很突出。反动分子和边疆百姓共同期待马帮送东西来,这设定太绝了。跟英雄虎胆一样,有非常血腥的镜头。最后被射中脸的那个人流海好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