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最后一天想要记住城市、家人的每个时刻,朋友和家人也会记住我的每一刻(对于这个世界或许后者更重要?)默默修好门锁、想象一对儿女转眼18岁离家而去、凝视和抚摸妻子的每一寸肌肤。在黑暗中安静地流泪(其实我还一直记得跟爸爸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有什么菜,自从有一刻突然记起来便再也忘不了)
一个男人的最后一天,却如上帝临世的第一天,看遍世间的爱与纷争,生命于死亡。从片头的动感欢快到结尾的静默死寂,电影讲的是今日,更是今世。摄影非常出色。
一日即一生
法文中心
如果生命只剩一天,我可以做点什么
與2011年的《此生當別生》連看,才能夠區分何為真正優秀的「他者/旁觀電影」,試圖生硬得脫離,不如一頭霧水得扎入世界,看著每個人似乎都關心卻又各自歡愉漠不關心,恐怕這才是一種基於存在主義的個體存在真相,非洲牧歌悠長的吟唱直抵人心。
一部“看”与“被看”的电影。镜头行云流水。
甚至可以+
3.5,2015.07.10@tiff-華山
2017聚焦柏林#62ndBerlin#主竞赛一日一生经历喧嚣的尘世最终还是选择与家人度过短暂又漫长的一天然后安心睡去
结尾挺好的,但不是特别喜欢。
暂时不会欣赏艺术电影,不敢贸然打分。有几点很喜欢,电影运用大量特写去捕捉人物的动作神态,使得画面非常有质感。摄像镜头记录的时间百态也让我很有触动,有欢乐有悲伤有和平有暴动,淳朴真实。
简洁,有力
真实塞内加尔和达喀尔城市与社会的展现,只是讲故事的方式不非洲,让人觉得节奏有些散乱。怀念我大西非。
概念先行,处理乏善可陈
非洲文艺青年一日游。看睡着了。
Timbuktu+Cléode5à7宗教寓言框架下一个凡人临死前的最后一天。从日出至日暮,悲恸与狂欢谜一般地交错旋转。极其诗性的调度下,大街小巷仿佛被施与魔法,在主人公的游荡间成为普鲁斯特式的记忆与时间的拓扑运动。
很有意思的电影。达喀尔一人销魂游。
有原生态的简洁质感,预受洗的那一幕很动人,是对「人」的外在触摸,导向最自然的新,最少体悟的内省。很少有片子把这么浑厚的宏观命题表达得精微,色彩与生命力的交汇设计也有奇幻感。喜欢男人闭眼听风声那几秒,想知道他在想什么,上帝把最后一日依托给他,上帝又在想什么。
用最后一天生命看世界的细节